然后也培训出来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个在我们本次讲座的最后这一部分我到时候会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
然后接下来我说一下那个PTE跟雅思成绩的对比,PTE跟雅思有一个它的分值机制不一样,比如说雅思是4.5, 5.5对吧,比如说像这种满分是9分。那PTE的话,他是几十分,然后满分是90分。他们有一系列的对比,那接下来我把这个对比表发在群里面。一般来说,大家可能会用到或者说更多了解澳洲留学、打工游学这种的签证要求,PTE要求是三十分,然后雅思的4.5。或者说要雅思考四个7,那么PTE是四个65,或者四个8,对应PTE四个79分。或者说一些移民要求,比如去伦敦政经可能是要总分69分或者说单项六62分。
然后接下来我说一下这个考试的时间。就是我们报考的时间,雅思的时间是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的,可能是一个月里面有固定场次,PTE的话就是报考来说相对是比较灵活的,基本上除了特定的考场,可能周末不开放,有的考场周末也开放。就像一至五是肯定可以报就是我们可以去报考的。他唯一的限制,就是可能你报的如果比较火爆的话,可能当天没有位置了,你就选择有位置的一天,所以其实每一天都是有。考场的每天都可以去报名。
那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比较有人情味的是,你可以申请加场也是可能会通过的。所以很多同学真的是迫切的立马要申请的学校,然后这个情况又是比比较属于一个加急的情况可以去尝试去申请,能不能去要到一个比较加急的考位。刚说了一下这个考试的时间,考试时间如果每天都有报,对于学生来说,想立马拿到成绩去拿到学校offer是非常重要的,对吧:)那查收成绩查的天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就说我什么时候能拿到我的成绩单,雅思的话,一般来说是固定的时间,比如说两周;要PTE的话,它的时间就相对来说快的多,比如说它是一到五天,通常来说是一到五天就能够拿到你的成绩了,根据我的经验绝大多数学生,他都是在第二天的时候就直接拿到成绩啦。比如说今天考,明天我就可拿到我的成绩。只有极少数个例会等着成绩,比如说超过五天。甚至有的比较快的比如说早上考的九点钟考试,那晚上六点的时候成就拿到了就是当天拿到成绩单。
成绩单的发送形式PTE这里讲求的是一个无纸质版本,就是说从这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到环保的角度。他曾经都是电子形式的,而且是无限制发送。基本上操作方式非常简单,你只需要上你PTE网站,然后登陆你的账户,就可以直接把你的成绩单通过你鼠标的点击就可以发送到任何你想要去报考的学校。
然后我们客观说一下,关于这个考试价格,考试价格的话,现在大陆雅思的价格应该是在一千九百多。那么PTE的话现在在国内如果是直接支付的话,信用卡去刷大概是两百多美金,但是通常来说其实官方有出voucher,去购买这种voucher,还可以享受到百分之十的折扣,然后用voucher直接去报名从价格上面来说是有一定优势的会便宜几百块钱。
然后说一下评分模式,这里的评分模式跟雅思不一样的,它是采用全电脑制的,也是全机考,甚至包括口语speaking跟写作writing,他也是全部采用机考模式,包括听力和阅读,打分模式跟雅思也比较不一样,雅思的话他是口语部分,那就是单单是口语,写作就是写作文。口语的话就是交流,听力的话就是单纯的你去听,PTE的话他的打分模式来说,他是交叉性质的,也就是说你在口语部分里面你不仅会有口语的分值,你还被考查了你的reading你的listening。那你在听力部分,你不仅考察的听力部分,你还考察了writing,你的writing部分,可能考察你的reading所以他是四项交错的。
刚刚我们说了雅思跟PTE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包括他的学校认可度成绩的对比。然后考试时间跟查收成绩怎么查的成绩,价格跟评分方式,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它的核心区别,也就是他的人测跟机测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就是关于机测官方是怎么去说他的,我这里可以给大家发几个截图,这里是PTE官方的score guide上面解释,那机测他们做了一些机测跟人测之间的一些对比,然后结果是怎么样的。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第一幅图,可以看到它是以口语为一个例子,他从口语这个例子来,机器它的分数给出的从内容流利度跟发音分别给出的分数是多少,然后他的总分是多少。人又分别给出了是多少,两个不同的人分组给出的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给的是9分你,把一个人给的是12分那分数差距,其实是相对于差距是蛮高的。
后面两幅图的曲线跟最终的结果都是再去表明,在这里机考对于同一种答案,他的误差或说他这个结果会比较接近,而人考就是对同一份答案,不同的人,他可能会结果偏向会有比较大,分数之间的差距会比较大。
那最后一副这个数据表明,机考的时候及其考试对于同样的成绩单它的误差只会无限接近于1,也就说明这里他是误差性是非常小的,而人的话误差性可能会比相对于机测来说会偏大一点。
这也是一般被考生所诟病的一件事情,这也是我们一般来说去看待这个事情,他的主观跟客观的时候,想到的一个方面,因为机器它不太容易被一些客观的因素所影响,相对于人测来说他的分数波动会更少。
比如说有的考生他在考人测考试的时候他可能会说,今天这个考官她对我的印象会比较好,或者说我今天去感觉我那个考官跟我跟我态度很好,那个我肯定考得高,我下一次去考,比如我上次考了八分,下次去考感觉这个这考官对我态度不好,然后我的分数果然得很低,比如得到六分。这种段子或者这种说辞其实一直在人才考试中不断的出现,就是会不会觉得说,比如我今天要穿着怎么样,然后我去参加这个考试我要给考官什么样的一个印象。
虽然其实对雅思考官来说,他们有自己的一个准则,其实可能相对来说不太会真的产生这样的问题,但这说辞是在所难免的。
会引起一些说法,但是机器是绝对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机器绝对不会在乎你穿什么样的东西,他就在那里动也不动。
刚刚我讲了第一点就是人测跟机测的区别,也就是这score guide上面解释机测的误差性更小。而且我要讲第二点,也就是关于考生紧张情绪在人测机测上的一个差距。
再考雅思的时候,在考一些人测考试的时候,其实很多学生会说啊,我要去说一些话题的时候,我说不出来,或者说我当我面对人的时候我特别的紧张,感觉那个人一直在盯着我,是一个活生生的,我现在就是在一个很简单的氛围下,我跟考官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我被压制着。稍微内向一点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我特别紧张,从而让自己的真实能力没有得到一个极致的发挥。或者说我今天看着考官的表情,我自己觉得好像他对我有意见,从而,影响着我自己的发挥,让我自己考生本身更紧张。
那对于机考这种类型来说,其实紧张的程度确实也是存在的,但是更多的是来源于对于考试第一次考试这种未知的紧张。是因为机考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而不是一些其他因素的紧张,比如说面对人面对考官,然后多次的这样的紧张。
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考生的紧张情绪在做机考的时候也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缓解,从某种程度上面来更有利于他们真实实力的发挥。机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他的自我矫正速度快,他的自学能力比较强。
因为语言这个东西,他是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现在有一些新兴的网络词汇,或者说我们自己自创一些词汇。因为说的人多了,它自己就成了词汇,所以我们在任何的语言研究方面,其实都需要一个东西叫做语料库,随着语言的变化语料库这个东西,他在不断的扩充,对于语料库的收集来说,人测的语料库收集可能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但对于机器来说机测来说,它随着考生的不断增加,每一份考卷自身都是一个sample,会增强我们打分的核心算法让他越来越精准,误差越来越小。
另外就是新语料的扩充反映到真实考试的周期,人测是慢于机测的,人测的话可能需要额外的培训周期跟不少的精力,而机器只需要简单的输入到语料库就全世界同步了。随着AI技术大热更逐步的完善,这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这样技术只会越来越好,机测跟人测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刚刚我们提到了PTE是交叉评分的,四项他不是单单考口语单考写作,我们现在看一下就是听说读写四项是考察什么,他都有什么样的题型。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发的这四个截图第一副截图跟第二副截图,实际是一类,为什么?因为在PTE考试中,speaking和writing他是合在同一个部分的。比如说在第一类里面speaking做完了,立马就中间没有任何提示说,现在是写作部分,因为他是把写作融合在一起的。那个口语的最后一题答完了之后,直接切入我们的小作文。
所以我们口语里面考察的是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分别是5个题型。
那speaking和writing在前面是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共同点。他们都是一个输出的过程,reading和listening他在后面都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我们先看一下speaking,这里的五道题型他们分别是第一个read aloud。第二个题repeat sentence,第三个discribe image,第四个re-tell lecture,最后一个answer short question。
那口语的第一个题目read aloud他的顾名思义就是说大声的朗读出来,这个时候他不仅考察你的speaking你的口语能力,还考察你的阅读能力,因为你要去流利的把他读对并大声朗读出来,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你能看懂这段话。
为什么他考察你的阅读是因为他在考察阅读能力的的同时,它是通过你的断句来判断,你是否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
这点大家都可以想明白,包括我们在说中文的时候,我们重音放置的位置,比如说我吃了一个苹果,我吃了一个苹果,或者说我们的断句的位置都直接影响了我们所要传达的意思。
第二个题目是repeat sentence。这里题目是他会播放一句话,然后我们会去听完了这句话之后把这句话按照原文直接重复出来。
这里考察了我们的听力跟口语同时两种能力,因为我们要需要先把它听明白了,按照原文把它重组并说出来。
第三个题目是describe image,这个题目是单一的测量了口语的分数,这也是整个口语部分唯一道单独测量口语的题型。这道题很多人初次接触批的话,可能会把这道题目看成是雅思的小作文,但实际上这两种题型差距是很大的。因为首先,当他是口语部分的时候,我们知道英语在口头语的时候跟写作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那这道题他其实不太看重,你是否是用写作上面的辞藻去把它很华丽的说出来,或者非常有逻辑的他更看重的是你能不能在二十五秒这么简短的时间,快速的表达出图上所具备的意思或者清晰的流利的表达出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而这样的能力,其实在我们真实的大学考试中是会经常用到的,比如说我们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我们想展示一些图的时候。
第四个题目是re-tell lecture题目,这是我会先听到一段真实的大学的课堂录音,通常都是比如说一个lecture正在讲课,然后他播放的其中一个片段。然后你需要在听完了之后把这段话总结一下,然后把它按你自己的意思,按你的理解把它复述出来。
那最后道题是answer short question,跟他意思一样是一道简答题,简答题上面会考察了一些词汇量,比如说他会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里面这个单词本身不知道的话,这些问题其实是没办法答出来的。他会问一些比较常识的问题,不太会因为一些专业性方面知识受到这里语言分数上面的限制。
那answer short question这道题目答完了之后立马就是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大作文分别是Summarize written text以及essay,那Summarize weitten test道题目它的性质。你需要看一段话,大概两百到三百字之间,然后去把文中的重要信息点重组,用你自己的文笔把它写成一句话,然后把这段话里面里主要信息全部表达出来。
这道题目可能一般的学生在此之前接触这种类型的能力会稍微少一点。比较考察你的总结能力,并且他是双向评分reading和writing一起,因为你要先理解先读懂它的主要信息是什么,然后再用你的写作能力把它用一句话串出来。
那小作文完成之后就是大作文。大作文性质跟那个雅思是比较接近的,都是属于这种议论文啊,这种大一点的学术论文essay。那在这里的话有一点区别就是他们时间会相对较少,这里的写大作文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
那就让我们来看一下reading part和listening part,这两个我就不一一的去说它每道题型都是在做什么了。基本上就是,有一些比如其他考试的一些,单选多选的这些题型的基础上,还考察了我们中学有的一些完形填空啊,这些题型以外还有一些新的题型。比如说比较考察逻辑比较考察西方的native speaker,他们说英语为母语的这些人,他们的一个行文逻辑。比如说这种题目就叫re-order paragraph,他会把一个段落顺序打乱,然后让你来重组。
listening方面他考察了形式也特别多,所以PTE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首先是第一次接触他的时候,他的题型特别多,总需要花一点点时间去了解一下他每道题,我都要去完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以上就是PTE跟其他考试的一些general的区别,接下来我会具体说一下PTE跟其他考试的一些具体优势。首先,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他的价格上面的一些优势,考生的成本比较低,然后一级考试灵活性上面,比如说报考,比较容易报,每天都有开设考试的场次。然后你出成绩也会出得比较快,比较赶比较容易赶上比如学校的offer,或者说比较容易更早的移民。那这里还有一些基础的优势,我刚刚已经讲过了,那接下来我会主要从这几个点讲分数标尺。这里分数标志设计的优势以及交叉评分机制的优势。
我们先说一下分数标尺,关于分数标尺我之前有幸在8月25号去北京参加PTE在北京举办的教师研讨会。当时是Logan老师讲的,就是大家应该之前也听到Logan老师在微信讲的这个讲座了,Logan老师上次就详细的去剖析了一下这个分数标尺的意义。我当时对这个听的蛮感兴趣,而且觉得Logan老师讲的很好,回去之后我也就是去额外的去做一些research,学习到了更多的东西,我认为这里分数标尺在PTE有一些更多的优点。首先第一个,虽然所有考试他都有分数标尺,但是相对于雅思的6.5跟7这样的分数PTE的分数他更加细化。
比如说PTE的分值是低分十分到满分九十分,他的区间更加明显,比如她有50、51、52。也就是说每一分都有它的意义,那在这个节这个基础上,不管是教学的老师还是备考的学生都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跟进步方向。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PTE的动态难度机制就,PTE会根据题目的难度来改变分数比例。最近两年的PTE教学生涯中经常会有学生误解,其实他们会误解什么,他们以为题目碰到难题了,就是倒霉,简单的就是幸运,因为我们其实在去考试中有的同学可能会第一次去考试的时候题目比较简单,第二次考试的时候题目会比较难,所以他就认为说,我第一次是不是每个人第一次考试都会比较简单,我是不是比较幸运,这次考试我第一次没有把握好,第二次就难了,我挺划不来的,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因为考试是随机抽的套题的,也就是说你难度是随机的,那么在难的基础上,你的题目的容错率就会更高,简单的题目你的容错率会更低,比如说,现在两个同学一起去考试,他们好朋友,他们两个都卡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同学比如甲同学他卡阅读,他的题目都非常的难,那乙同学他卡阅读,然后他的题非常简单,并不会单单因为甲同学他的题目难,所以他应该fail。乙同学他的题目简单,它就应该pass,不会受到这个影响的,因为有人容错率机制。
比如说我再举个例子,我们就PTE这个第一个题目RA,他这里的内容分是随着你每一个词的增加而增加,比如说有个同学的特别简单一些话特别短的,比如说只有三个词,那这个时候即使他做的非常好,但是她得的分数假设我们说这里满分是八分,即使他全部对了,他也只能拿八分。那如果当他题目这个长度这个段子的长度增加,他的总分增加更多,比如说总分是十二分,即使他犯了一些错误,犯了三个错误,比如说扣了三分啊,这时候其实他虽然没有全对,其他的分数反而得到更高。
还有就是关于他满分的容错率。这个打个比方,我们是中文的native speaker。我的川普也不妨碍大家理解跟交流,对吧。那即使我去参加中文考试,你可能完全会把一些词读错或犯一些简单的语法错误,而且并不妨碍我证明我是一个能用中文流利的无差别的交流的考生。这点也是很多学生误区,他在备考阶段看重的是错误率,而非正确率。在这点上人测,由于四项能力分开测试,这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更严格。我举个例子,我在大学时期的进修语言学专业的时候。我的讲师是英文的native speaker,他掌握多种语言还是语言学的博士,但是在之前他一次考试中他雅思依然拿不到四个九而唯一没有拿到手的科目居然是阅读。
而机测的话在交叉评分的基础上引入合理的容错机制,相对来说可能就会更客观,满分的意义相较于人测也不尽相同。
另外一个就是PTE的评分更加的细致,特别是他在这个成绩单上面体现出来的话我,把一个成绩单样本发出来大家可以看一下,他这里除了听说读写四项的分还具备一些其他的可以参考的分数。
所以有了这种更加细化的评分项目,他可以精确到某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比如说口语里面我们甚至有发音跟流利度,并且你可以看到详细的分数。所以当学生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口语分数未达标,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小分来分析,从而找到明确的突破点加以修正,他发音方面缺失流利度保持比较高的分数,那么就可以通过去找评测他,比如平时做题出现了哪些发音问题,然后从这个方向去进步就可以做到精确的打击。
而其他的考试他更多的是一种结果导向型。它更多的意义是告诉我们的目前的一个水平。但是并没有告诉我们分数上一个具体的缺失,或者说从比较难去找到从哪里突破,确实精准到多少,所以他会相对来说比较模糊。
好!根据以上我讲的这几点,我在教学过程中PTE教育过程中,我一直奉承的是遵循的是一个动态练习这种机制。这种也是那种用了二语习得的原理著名的原理,i+1原则也是包括很多学生会问问,老师听说科学美国人这个材料非常适合PTE,我的朋友怎么样怎么样,听这个材料能够听力拿什么多少分甚至满分。但其实有可能这位学生他的听力基础其实是属于比较薄弱的,那这个时候其实更加适合他的材料是在他的当前基础上稍微难一些的材料,而不是盲目去追寻一些比较高级的材料或者比较难的材料,那么在这里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在去诊断学生问题的时候也是去根据他的这个缺失点,他确实的发音或者是他确实于法无据,其实这点我们去给他布置这种相应的练习,我相信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缺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不尽相同。
接下来我再说一下这里交叉PTE,就是交叉评分机制的优势。交叉评分机制就是,首先第一个是他考察内容,他考察的内容跟前面不同的题型,还原了不同的语言场景,比如说re-tell lecture,就像我们刚刚讲的口语的第四个题型,他是一个大学的lecture的场景,是在这道题目是把你听到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的知识并吸收,还要具备转述给别人能力,比如说我会通常鼓励我的学生减轻做题,做此题有压力的时候会说就把re-tell lecture想象成你在大学上课的时候,你同学有事迟到了一会儿,然后课后请教你刚刚miss的部分老师他到底讲了什么东西对。这就是你的re-tell lecture,你这是在实际还原你生活中或者大学中学术上面的一些场景,而DI呢,这像是一个大学课堂中及时的在课上回答的一个图表描述。
所以这类考试就是对我们去留学来说,或者说去读书来说更加的实用。他更加符合我们去就是拿到这个成绩之后拿到offer之后,因为我们是都是为了最后我们去获取知识做准备,所以我们的考试不仅只是一个考试,不仅它只是一个要求,而他要跟之后我们的学习相结合,那么就是最好的。另外一个就是他的评分题目多样化弱化了,一棒子打死的尴尬局面比如说阅读,除了传统的阅读部分设有完型填空单选多选,这是PTE的阅读部分也有的。PTE在实际上是四项,他其实都有一个分支就是他不仅仅是有这些单选多选这些题目。口语的RA,就像我刚刚说的,她是一朗读的形式去拿阅读分的,因为在朗读过程中你的文本的输出你的断句,你终于放置的准确性,你表达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考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去展现去证明自己的阅读能力,而不局限于默读的这样传统的阅读理解形式,这样就可以能够更全面地去评判考生的多方面能力。最后一个他更偏向于实用性,PTE考试的分数更加偏重学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现在我给大家发一幅图,这是describe image也就是DI这个口语题型的考试的图,我们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树桩子。
对于口语底子非常好的同学,学术是会非常扎实的同学,他可以去用比较好的学术词汇会去流利的去表示出来。但是如果词汇没有那么扎实,他同样在比如大学的课堂中,或者说遇到此类情况,他也要具备有去交流的能力,要具备去让别人理解他的观点的能力。那对PTE来说词汇量不会去限制他的表达能力,因为他也可以用自己当前基础所掌握熟练的一些去。大胆自信的描述这个题目。如果他流利自信吐词清晰地描述出来图上基本信息的话,虽然内容可能会有进步空间,但他能拿到预知能力匹配的发音流利分,因为归根到底口语考察的是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PTE的优势的一些理解,接下来就是我想要展示一些转考PTE的一些留学的成功案例分享。这些同学通常来说都是在雅思上面考了好几次,单项无法突破或者说学校的deadline特别特别的紧。雅思一次考试,他可能要首先定考位,然后备考,考完了之后要等两周礼拜的成绩,那PTE的话可以立马报上名,立马去准备,并且考完了之后可能第二天直接就出成绩了,虽然同学都是在跟时间上面去做斗争,最终选择PTE然后考了立马拿到成绩去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那我现在会把一些截图就是他们通过的截图以及他们喜讯成绩单以截图的方式发在这个群里。
以上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就是有大量的在当时困在雅思或者说因为时间来不及,突然认识到有PTE的考试,其实跟我以前最开始的时候一样,就是可能朋友不小心提了一下,然后知道PTE报名会比较快提升成绩比较快,所以想去尝试一下。
那结果当然是比较欣喜的,其实对于绝大部分这里的同学来说,我当时还能回得起来,他们刚开始在,第一次接触PTE的时候,是有一点点不相信有一点点抱着一种想要尝试的情绪。因为PTE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通常这类同学都是卡在主观性的一些题目上边,比如口语跟写作,等他们转向PTE的时候,这些问题基本上会迎刃而解,因为就像我刚刚说过PTE的话,他不太会受到主观的影响,他是机测。
我还记得这里面有一个同学他是已经考过一次雅思了,但是他对自己的成绩不太自信,他还没有拿到成绩单。他刚刚考完雅思的时候他朋友提到说有这么一个考试,他叫做PTE。你不妨去尝试一下这个考试。于是他通过同学的介绍了解到了我,然后加了我的微信,然后我跟他介绍了之后他决定要做出这一步,就是要去尝试PTE考试,然后再雅思成绩出来之前,然后去考一次PTE。那后面经过短时间的培训,他自学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因为是迫切的想要去入读他的心意的学校,然后再把题型熟练掌握了之后,把技巧练习好了之后,立马报名了最近的一次PTE的考试,因为PTE考试报名就像我们刚刚说了他一至五,周一到周五都要考试,然后去加急报了一个名。PTE成绩出来之后直接通过了,比较意外的是在他已经通过了PTE考试,然后并且拿到了他学校的offer之后,他这个时候雅思成绩下来了。
那当然成绩下来之后雅思成绩还是万年卡写作。所以这个例子我记得比较清晰,而且他的成绩单是那个晚上出的,然后因为时差的关系,中国澳洲时差的关系,当时,他可能就是晚一点给我发的信息,然后当时我被吵醒了然后看到这个信息也恭喜了他,因为确实是他deadline马上就要过了。
所以他后面其实也很庆幸,还好去了解到了这个考试,还好去跨出这一步尝试考试。不然的话,他当时等他的雅思成绩的话,首先要等要消耗他的时间,然后雅思成绩如果下来,没有过的话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再次备考雅思考试,deadline就已经过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关于PTE的一些分享,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接下来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一下。
小欧告诉你哦
非常感谢Stan老师
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情况下,
还和大家分享。
感恩,笔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