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的这份宠爱,在帝王家,就是催命符。
光绪二十六年,紫禁城的天空没有一朵白云,而北京城下,却已经剑拔弩张。
面对兵临城下的八国联军,慈禧当即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逃。
临走前,慈禧命令太监们将年仅二十五岁的珍妃强行溺于井中,也就有了“珍妃井”一说。
珍妃最得光绪帝宠爱,谁知结果落得被扔进井里的下场。
在珍妃死后,瑾妃愈加恪守本分,深谙后宫的生存之道,安安稳稳的侍奉着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去世后,瑾妃的地位终于有了很大的提升。她长长出了一口气,小半身担惊受怕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溥仪登基后,瑾妃被赐予徽号“端康”。
此时在后宫中可以掌权的就只有她和敬懿太妃。忍气吞声了那么多年,端康太妃心里那口气一直没有咽下。为了巩固权势和地位,她挑选中了婉容。
无论是门第还是才学,婉容都是当时候选人的佼佼者。
据说,端康太妃与珍妃感情颇深,在珍妃投井后,总是一人在井边偷偷哭泣。
但是,此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她为溥仪做出的选择,将婉容拉进深宫,也是将其推进深渊的开始,就连最后的结局,都和她的好姐妹珍妃,有着相似之处。
不过,不同的是,这个结局不是“太后”’“太妃“造成,而是与婉容身边人有着莫大关系。
不甘忍受寂寞的傀儡皇后
婉容的枕边人不少,除了这位傀儡皇帝,还有她的贴身侍卫和日本军官。
要知道,婉容出生官宦之家,并且还是皇后,很受皇帝宠爱。
虽说,一开始,溥仪对婉容其实没有太多感觉,婚姻只是一个标志自己成人的手续,至于对方是谁,对光绪来说并不重要。
甚至,婉容并不是赙仪选中的第一人。
只是,最后在端康太妃的插手下,婉容也被画上了圈,并且成为了皇后。
面貌上来看,婉容算得上出众的。
不过,后来真正吸引住赙仪的还是婉容的才情。
短暂的两年宫廷生活,他们也曾度过了一段郎情妾意的甜蜜日子。
婉容熟悉西洋文化,精通英文。溥仪的档案中有相当多的英文书信,都是婉容和溥仪之间的,字里行间可见当时感情。
溥仪常常会带着婉容一起游玩,一起钢琴、一起骑马。
然而,感情的分岔路口,却因为“文绣”的原因,转变了方向。
文绣就是前面提到的敬懿太妃所推荐的人选。由于当时两位太妃争执不下,所以最后以“一后一妃”一锤定音。
文绣出身于落寞贵族,面容姣好,参加选秀时才12岁。
虽然最初,溥仪选秀时先选中的是文绣,迫于压力才又选中了婉容。但是其实文绣在婚后并没有得到溥仪的宠爱,甚至可以说,溥仪很少能够想起文绣。
文绣的性格与婉容大不相同。婉容非常看重“皇后”的这个身份,文绣却不然。
文绣骨子里其实透着进步女青年的影子。她心里一直有颗自由的种子,在长期的冷落下,这颗种子逐渐生根发芽。
终于在1931年,已经拥有平民身份,可以受到法律保护的文绣,正式向溥仪提出了离婚。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刀妃革命”。文绣成为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唯一一位和皇帝离婚的妃子。
文绣与皇帝离婚,本就是溥仪一直冷落文绣,但最后溥仪把一切罪责归到了婉容身上,他认为是婉容把文绣排挤走了,婉容从此也落得了文绣当初的待遇。
实际上,溥仪谁都不爱,不过是文绣主动提出离婚,让他丢失了颜面罢了。
而溥仪和婉容的婚姻,也存在着千疮百孔的问题,后来婉容还吸上了大烟,溥仪却毫不在意。
溥仪和婉容的婚后生活,也只不过是看起来不错罢了,实际两人早已出现了隔阂。
洞房花烛夜,婉容以为自己得到了身份,也会得到爱,然而当晚她被溥仪留下来独守空房。
从小生活在那样病态的社会里,溥仪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婉容来说,紫禁城的深夜,只有无尽的孤单和冷漠。
在北洋军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后,溥仪被迫带着婉容来到天津,开始了逃难生活。
对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来说,爱情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可惜她的丈夫不能带给她应有的爱恋。
情感无处寄托,所以她把精力放在了花钱上。
挥霍的快感能让婉容短暂的忘记孤单,她一天的花销竟能达到两百两银子!要知道,清朝晚期的一两银子,就相当于150-220元人民币,算下来,她一天至少就要花掉3万元。
在腐朽的晚清政治下,后妃们无所事事,就常常聚在一起抽大烟。
当时的婉容也受到了这样风气的影响,但溥仪对此,一直不管不问。
直到婉容生下一个孩子,溥仪才得知真相,原来婉容早在当年伪满洲国与溥仪相聚的时候,就与一个日本军官有染。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溥仪夫妇仍然沉浸在复辟的梦想中,双双卷入激烈的政权斗争中。
在溥仪到长春做了伪满洲国的“执政”后,溥仪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一举一动都要听从日本人的安排。
而婉容在日本人的诱骗下,来到伪满洲国。
在途中,婉容被自己的亲哥哥悄悄卖给了日本军官。
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有染,作为丈夫,溥仪怎么可能忍受。
但事实上,在丈夫长期的冷淡和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除了那个日本军官,婉容还私通了两个贴身侍卫,他们分别叫做李体玉和祁继忠。
这两个侍卫深得溥仪信任,是溥仪在精挑细选后才选拔出的人才。
在丈夫的身上得不到慰藉,失贞的婉容越发出轨成瘾。当婉容看到相貌英俊贴身侍卫,压抑的情感再也不能克制。
所以溥仪知道了这件事后恼羞成怒,愤怒不堪。一气之下想要和婉容离婚,但是在日本人的压力下,两人并没有离婚成功。
至此,婉容和溥仪的关系彻底破裂。
牢中惨死,死因不明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后,溥仪将婉容关了起来。
十年“冷宫”,在暗无天日的小房子里,婉容更加郁郁寡欢。
长期吸食鸦片使她脸色蜡黄,骨瘦如柴,接近疯癫的状态。
晚期的婉容烟瘾大到昼夜不停的吸食。她的眼睛已经接近失明,双腿无法走路,整日在云雾中惶惶度日。
在日本投降时,溥仪和弟弟准备从沈阳出国,却遭苏联逮捕。
遗留在长春的婉容,在1945年被当地的我党人员找到,关进了监狱。
晚期的婉容,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华绝代,任谁看见都会大吃一惊。
婉容在1946年12月17日逝世,死在了吉林的监狱里,享年40岁,更有甚传,她死状惨烈,尸体还被扔进了臭水沟里。
婉容皇后的死因至今存在争议和疑点,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记录来证实。
一些历史学家和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猜测和疑问。
其中一种说法是,婉容的死亡可能与她在流亡期间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有关。
在冷宫长期压抑下,婉容被迫面对各种指控和严酷的待遇,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和摧残。
另外,也有一些传闻称,婉容的死因可能与政治阴谋有关。
当时,国共内战激烈,政治斗争激烈,婉容作为清朝最后一个皇后,她的存在对于某些政治势力来说可能是一个隐患。因此,有人认为她的死亡可能是被人所害的结果,以消除潜在的政治威胁。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时过度的吸食鸦片,必然对她身体的损耗极大,是造成死亡的一大因素之一。
至于婉容究竟最后葬在了哪里,也无从考证。
人们忧叹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女子更是身逢乱世,命运如蝼蚁。
末代皇后,如此结局,令人唏嘘。
回顾婉容皇后的一生。她也曾风华绝代,知书达理,最终却落了个孤单离世的结局。
这是时代的悲剧,可叹她生不逢时,一直到最后,她还做着复辟的梦想。末代皇后不仅仅是封建时代地位的象征,同样也是一份沉重的枷锁。
婉容的一生和死亡都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反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