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种植基本常识,确定不来了解一下吗?

蘑菇种植基本常识,确定不来了解一下吗?

蘑菇出菇时间不足将影响产量。

蘑菇种植一般有6~8个潮菇,每次相隔的时间为13~20天,所需要适合出菇温度的时间为80~150天,扣除掉寒冷季节蘑菇休眠期1~3个月,总共需要大概6个月的出菇时间。所以蘑菇播种时间一定要抢早,出菇时间不够,会少出几次潮菇,产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以四川盆地为例,大部分蘑菇播种时间要在10月10日之前完成,而由于受到阴雨天气影响,播种时间推迟到10月底甚至到11月底,此时气温低于18摄氏度,蘑菇生长速度缓慢,直到来年1月下旬才出现1~2个潮菇,到4月初气温才迅速回升,超过了22摄氏度,此时气温已经不适合出菇了,大部分地区仅出现了2 ~4个潮菇,大部分的菌料白白浪费掉了,种植户蘑菇亩产低于1500千克,甚至达不到500千克,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状况。

所以,想要蘑菇达到高产标准,就必须至少出6个潮菇,最好可以出8个潮菇,如果不能控制培养温度,单靠自然气温,就必须抢季节堆料、播种、覆土,这样才能给蘑菇留出更多的时间出潮菇。

抢早播种比推迟播种效益更高。通过在四川雅安大棚蘑菇种植的不同播种期,可以得出一下数据:

播种时间 9月30日,潮次10次,亩产量5175千克

10月20日,潮次6次,亩产量3240千克

11月10日,潮次4次,亩产量2180千克

11月30日,潮次3次,亩产量1380千克

播种时间 9月30日,潮次10次,亩产量5175千克

10月20日,潮次6次,亩产量3240千克

11月10日,潮次4次,亩产量2180千克

11月30日,潮次3次,亩产量1380千克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播种时间的早晚导致了蘑菇产量的明显差异。其主要的原因有,一抢早播种气温适合蘑菇菌丝的生长,有足够的时间留给蘑菇来出潮菇。二延迟播种气温下降,菌丝培养时间拉长,导致长时间不能出菇,春季气温回升后,出菇时间太短,气温过高不适合出菇。

蘑菇种植的六大要素。

蘑菇栽培的六大要素分别是温度,湿度,酸碱度,空气,光线和营养物。在这六个要素中,营养物是最基础的,需要给蘑菇生长提供物质条件,其它的要素是环境因素,提供蘑菇外部生长条件。

1.温度。蘑菇菌丝生长适合的温度是23~25摄氏度,超过30摄氏度菌丝会衰退甚至死亡,低于18摄氏度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出菇温度最好是12~18摄氏度,超过18摄氏度蘑菇容易开伞,超过23摄氏度蘑菇容易死亡,低于5摄氏度蘑菇就会停止生长。我们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温度,保证提供给蘑菇生长一个合适的生长温度。

2.湿度。蘑菇培养料适宜湿度为60%~68%,发菌期空气湿度要在90%以上,出菇时空气湿度在85%~90%,覆盖泥土含水量22%~75%。这些只是比较宽松的适度区间,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可能会有差别,我们要学会灵活地调整,保证给蘑菇一个合适的湿度环境。

3.酸碱度。蘑菇菌丝最适合生长得pH值是7~7.5,潮菇随着菌丝新陈代谢会产生酸,使得pH值下降,此时应该喷洒石灰水或者石灰粉调节。

4.空气。蘑菇生长需要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菇房必须通风透气,通风时还必须注意保温保湿。

5.光照。蘑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而出菇只需要微弱的光线,白色蘑菇可以用黑色薄膜遮光,有色蘑菇可以见光培养。

6.营养物。蘑菇的营养物主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生长素和水。秸秆可以提供碳源,粪肥,尿素可以提供氮源,无机盐指石灰、磷肥,米糠、麦麸、粪肥中除了有丰富的氮和无机盐,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生长素。

蘑菇生长发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同时考虑六大要素的综合运用,而不能单单只考虑几个因素。在遮光、通风透气、保温、保湿、降温这几方面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相互矛盾,相互制约,但必须相互兼顾,综合考虑才能取得高产量,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我是小李,专注于分享农业知识,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对蘑菇种植的看法。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欢迎关注我。

我是小李,专注于分享农业知识,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对蘑菇种植的看法。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欢迎关注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