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吞金自杀”是真的吗?金子本身无毒,为何能致死?

古代“吞金自杀”是真的吗?金子本身无毒,为何能致死?

在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权力,常常会设计各种残酷的刑罚。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哪怕是最微小的过失,都可能让一个位高权重之人瞬间失去一切。许多显赫一时的人物,往往在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为了保全最后的尊严,不少人选择自我了断,其中吞金自尽就是他们最青睐的方式之一。

虽然吞金自尽的说法广为流传,但现代人往往难以理解:金子怎么可能致命?然而翻阅史册就会发现,确实有不少人选择了这种独特的自杀方式。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现在知道纯金本身是无毒的,它不会被胃酸溶解,也不会在体内产生毒素,最终会随着消化系统排出体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金子无毒,古人又是如何通过吞金来结束生命的呢?这其中的奥秘需要从历史记载中寻找答案。《三国志》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灵帝去世后,董卓掌控朝政,各地纷纷起兵讨伐。当时荆州刺史王睿也参与其中,但他首先要除掉政敌武陵太守曹寅。

曹寅察觉危险后,伪造了朝廷使者的文书,罗列王睿的罪状,并怂恿孙坚出兵。孙坚本就与王睿有嫌隙,便率军来到江陵,用计骗开城门。当王睿放松警惕时,孙坚突然现身,冷笑道:奉旨诛杀王睿!

展开全文

我犯了什么罪?王睿惊恐地问道。孙坚的回答令人不寒而栗:你的罪就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让王睿明白自己已无生路,于是他选择了吞金自尽。只见他用刀刮下金屑混入酒中,一饮而尽,用这种看似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金子本身无毒,王睿为何会因此丧命?《本草纲目》给出了答案。书中记载金无足赤,虽然纯金无毒,但古代的金子常含有有毒杂质。王睿刮下的金屑很可能就含有这些致命物质。

有人猜测,吞金致死是因为金子难以消化,导致内脏损伤。但古人为何要选择如此痛苦的死法呢?更合理的解释是,他们使用的是未经提炼的生金,而非我们现在常见的熟金。这些生金中含有的有毒杂质,才是真正的致命原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